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梁田田 小魔王正长成
梁田田 小魔王正长成
梁田田在全国锦标赛上实现了10000米跑三连冠,得到“小魔王”的绰号。“小魔王”说自己不怵比赛,希望在今年的全运会上与名将们掰掰手腕。
在中国田径赛场的竞争里,梁田田有一个绰号——小魔王。这个2004年8月底出生的焦作姑娘在今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包揽女子5000米、10000米两项冠军。这是她继2024年衢州全国田径锦标赛后,再度实现两项包揽。梁田田在过去连续三届的全国锦标赛上实现了10000米项目的三连冠,张德顺、何巫呷、李美珍、刘敏等诸多名将都在场。她的近期目标是11月份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
内心最深的思念
梁田田的家在河南焦作武陟三阳乡樊庄村。家里有爷爷,父母,外出打工的双胞胎弟弟,妹妹比她小10岁,上小学,已经住校。70多岁的爷爷身体还算好,偶尔生病,离不开人。村里人劳作了一辈子,老了也闲不住,就鼓捣家里留给他的一点田地。
爷爷把收回来的花生晾在二楼的露台,剥开壳,按大小个分拣开。坐在那里晒太阳,等着花生晒干,等着梁田田归来。梁田田说,每次跟爷爷通话时,都能感觉到爷爷在家天天等她回家的那份心情。她回不去,只能打电话缓解老人家的思念。
走上体育之路
爸妈在四川打工,不忍骨肉分离,把四年级的梁田田和弟弟接到了四川。虽然是插班生,但回忆起那一年,梁田田觉得比在河南好,不用住校,每天放学和弟弟回到家,都能见到爸爸妈妈。有人找爸爸吃饭时,她还能蹭顿好吃的。
在四川呆了一年,全家回到了武陟三阳乡樊庄村。父母赚了点钱,盖了小二楼,从此安生。只是梁田田上五年级又开始住校,见不到爸爸妈妈。她觉得还是四川好,至少能见到爸妈。
妈妈不常出远门,在流水线做工,每天来回于工厂和家里。爸爸在外跑长途,经常开夜车,一出门就好几天见不到家里人。梁田田知道家里人的辛苦,也想早点赚钱补贴家里。
2023年5月,妈妈的脖子做了手术。梁田田出了近3万块给妈妈当手术开销。那是她练体育以来所有的积蓄。一年多后回忆起来,她说:“她是我妈,我把所有的钱都拿出去,觉得特别值,特别骄傲,因为我能帮到她了。”
梁田田上小学时,她在体育方面没有天赋展现。在小董一中上学时,她对体育的概念仅停留在体育课。
进入初中,学校体育课测试,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体育老师觉得梁田田跑得挺快,带她去参加县里的比赛。她对比赛一无所知,穿着牛仔裤跑了第二名。焦作体校的郜教练相中了这个苗子。梁田田最初没动心,因为她对体校完全不了解。
初一下学期,梁田田在数学课上睡觉,被班主任罚到外面站着。那时临近冬天,梁田田站在教室外面,很不开心,甚至抗拒数学课。
郜教练隔三差五把电话拨给梁田田的妈妈。妈妈问她要不要去体校试试。她不强迫女儿,看田田自己的意思。2017年7月24日,梁田田上完初一,开始了中长跑锻炼和体校生活。2020年11月9日,从焦作体校到河南省队,不到三年半,梁田田证明自己是队里5000米和10000米的扛把子小将。
她们的训练基地在洛阳凤凰岭。基地有一个鹿园,梅花鹿成为了她们日常训练无声的伙伴。疫情3年,这里留下了很多记忆。困难时,她们想弄点蔬菜都难。基地上边的一个村庄全村封闭,只能在个别开门的超市那里买点吃的。
从2019年底,梁田田投入艰苦的训练中,至今没有回家过过年。
首半马试水
梁田田的首场半马是2022年的厦门海沧半马。教练让上她就上。比赛跑完,她感知到半马和5000米、10000米的区别,“我在11公里后就觉得很煎熬了,觉得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10公里后,配速开始下降。顶了好长时间后,发现比赛还没结束。”
原计划用72-73分钟跑完比赛,梁田田跑了74分钟。她说,虽然是初试,但教练给她的任务不是试,是要拿第一。过程虽然很痛苦,但梁田田完成了任务。
相比首次跑半马,环东半马的痛苦小了很多。梁田田从头到尾基本没降速,在最后1公里还加速超过了领先的刘敏。回忆反超时,她很直接:为了赢,所以才提速。
梁田田环东半马的成绩单是1小时10分49秒,一度是2023年国内女子半马的最好成绩。
仁寿是中国女子半马2024年的一道风水岭。那时的河南队经历着一场“生病”——很多队员发烧,晚上睡不着,早晨头疼。梁田田看着倒下的队友,以为自己能躲得过去。
结果,队友差不多好了的时候,她在吃饭时忽然觉得浑身酸痛,没劲儿,一量体温,发烧了。董教练把训练停掉,等着队员康复,把想参加的比赛也往后推。
梁田田说,看了大家跑出来的成绩,对自己有些刺激。但她觉得,她们可以,自己也可以,只是时间问题。2025年的仁寿半马,梁田田再次刷新自己的最好成绩,1小时8分56秒,拿到了中国选手的亚军。尽管没完成董教练赛前的配速要求,但梁田田说检验冬训,自己会继续专注场地赛。
和张德顺的较量
全国田径大奖赛这样的场地赛,中国马拉松一姐张德顺大多是来“玩”的。她已经29岁,多次感慨现在的身体状况已难和00后、甚至05后的年轻小将们一拼高下了。
张德顺是中国马拉松的标杆人物,她是这么拼过来的。张德顺回忆2021年拿到云南第一枚全运会女子万米金牌,她出发落后,但不怵,知道自己有实力。果然,比赛就和走过场一般,金牌毫无悬念地落进了张德顺的口袋。
梁田田出道之后,在全国比赛的赛道上一直瞄着张德顺。她知道,来参加大奖赛,有的是刷积分,有的是调整状态,大家有不一样的参赛目的和想法。她自己只要做到最好,信心靠一次次赢出来,赢得多了,自然而然有新想法和追求。
在梁田田心里,信心是任何人都拿不走的,“我在意的是赢的这个结果,教练说1万遍‘你行’,不如赢一次的信心更大。”
梁田田和张德顺第一次同场较量是2023年在日照,女子10000米。梁田田知道对手的名气,但她说:“发挥自己的水平最重要,该咋跑咋跑,不怵任何人。”那一场,梁田田直到最后100米,才被拉开。
董俊峰不是鼓励型教练,向来严肃,有板有眼。但梁田田能观察出来,自己跑好的时候,教练脸部肌肉会放松下来,甚至还有藏不住的笑意。她说:“看得出他开心,心里想一万遍,但平时严肃,就是不说。”
后来,梁田田用“表情”来揣测教练的心,“我通过表情观察他。他高兴,就知道他是认可的。等不到他的回应,能看出来他不高兴。”
这个道理也是梁田田从生活中悟出来的。她觉得,男生都不善于表达,没女生心思细腻,情感丰富,“在我们家也是,爸爸不如妈妈那么善于表达”。
梁田田今年的终极之战,一定是高手汇聚的全运会。她只想把每个阶段自己的任务和目标记在心里,一点点提高和进步。功夫在场外,成绩自然来。
●文 莫小隽
来源:《新体育》202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