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公告 >
进步要体现为缩小差距
进步要体现为缩小差距

细看成绩单,中国选手仅有男子4×400米接力刷新了全国纪录,但小组第五不足以从预赛中出线。短跑项目,中国男女选手无一能通过预赛晋级。掂出中国队两块银牌的斤两,只需看成绩与冠军选手之差,男子20公里竞走慢了8秒钟,而女子链球落后将近3米。一些中国选手虽然突破了自己的最好成绩,仍止步于预赛。
分析这些表现和成绩,问题有点复杂。业内强调进步,圈外盯着差距。对田径运动是否足够重视,人才选拔培养是否科学,人们的期望是否过高,都值得探讨。这里只说观念和训练。
将视野扩大,今年的游泳、田径、女排、女篮等多项大赛上,中国队的成绩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奥运换届,队伍更新,羽翼未丰,一时成绩不如人意,都被看作正常。但是,竞技水平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呈现周期性起伏,高端人才群体总是阶段性更新,而不是老中青合理混成,非到一代老将退役,新人从头再来,大赛成绩必然波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体育强国,30年前制定的以奥运争光为竞技体育最高层次的目标,应该调整和丰富了。
眼下,许多项目的国际国内比赛有频次加密趋势,以满足大众观赏和持续发展之需。改变在波峰和低谷之间大幅度波动,保持稳定,争取突破,人们有理由抱以这样的期待。
诚然,新人崛起有个过程,不能拿初出茅庐的成绩与明星选手的成熟相比,天赋再高的苗子也须百炼方能成钢,这是永恒的规律。看看当年中国篮球的“战神”刘玉栋,如今年过半百,三分球仍能一气连中10个,让人折服。此例正可用来对功夫不到家的后来人说一句:“缺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老话已经很多年不大讲了。老一代优秀选手的经验之谈,“苦练”二字不离口。平时没有练到,赛场上一定会现出原形。竞技训练离不开辛苦、刻苦、吃苦,苦尽甜来──这是对前辈创造辉煌最好的接续,也是学习和赶超世界优秀选手的最佳态度。
作者:汪大昭
来源:《新体育》202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