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公告 >
中国田径新人 经受大赛洗礼
中国田径新人 经受大赛洗礼
短跨有亮点
中国队出征东京世锦赛的名单甫一出炉,就引发了很多议论。以男子为例,径赛单项层面,只在100米和110米栏上派出了选手,再往上的距离就是马拉松了。从200米到10000米,中国男子无人入围世锦赛。女子径赛的国手也不多,缺席了大多数的项目。
田径场内所有径赛项目,不管是单项还是接力,中国选手均未挺进决赛,有的是实力使然,有的是发挥失常。然而,还是有亮点。莫家蝶在女子400米栏预赛中拼出54秒63的佳绩,在世界大赛上改写个人最佳,可喜可贺。半决赛她跑了55秒11,虽然未能跻身决赛,但连续两枪高强度,发挥上佳。
男子4×400米接力预赛,中国队敢打敢拼,跑出3分00秒77,本赛季第二次改写全国纪录,提高了1.1秒。尤其是第三棒刘凯,只有19岁,他的分段时间44秒51,在同组中最快,是世界级水平。虽然中国队未能挺进决赛,但小伙子们的表现可圈可点。男女混合4×400米接力预赛,中国队跑出3分13秒96,同样无缘决赛,却创历史上国内第二佳绩。
4×100米接力,中国男队和女队都名列预赛第九,憾失决赛资格。不过,队伍正在新老交替,新人挑起大梁,女子接力跑最后一棒的陈妤颉只有16岁。
在女子5000米预赛中,何巫呷创造了15分06秒01的个人新高。女子800米预赛,吴洪娇创造了2分01秒38的个人历史第二好成绩。男子110米栏,三 位中国选手齐刷刷闯进半决赛,刘俊茜以13秒23改写个人最佳。虽然场内径赛中国选手都无缘决赛,但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尤其是跨栏项目,大赛是历练心态的最佳场合。
投掷有突破
本届世锦赛,中国田径队有一项重大突破──男子投掷四项均见到中国健儿的身影,铅球还是两人出战。这在过去从未有过,大多数国际比赛,中国男子投掷无一人能出征。
男子铅球,两位新生代国手邢家梁、张浩辰均在及格赛中投出19米94,排名位于中游。男子铁饼,阿卜杜艾尼•图尔贡在及格赛中投了63米34,位列第16。男子链球的王琦和男子标枪的胡浩然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但也经受了与世界最顶尖选手过招的“刺激”与成长。
相比之下,中国投掷女将发挥还算稳定。女子链球,新生代姑娘赵杰获得银 牌,成绩为77米60,离亚洲纪录仅差8厘米,张家乐以77米10的成绩获得铜 牌,逼近了自己保持的77米24的世界U20纪录。面向未来,两位姑娘和教练叶奎刚都很有信心。
女子铁饼,曾经的世界冠军冯彬在今年受伤病困扰的情况下,顽强拼得第七名。世锦赛“十朝元老”巩立姣第十次拼进了决赛,最终名列第九。队友张林茹收获第七名。遥想四年前,正是在这块场地,见证了巩立姣夺得中国女子铅球奥运首金。
女子标枪,苏玲丹和戴倩倩出战。苏玲丹闯进了决赛,但未入围八强。今年两人都有提高,苏玲丹拿到了亚锦赛桂冠,戴倩倩的最好成绩超越了64米。16岁的严子怡年纪不足以参赛,在今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上投出65米89,比东京世锦赛冠军成绩还好。
跳走有惊喜
跳跃曾是中国队的优势项目,目前虽无绝对竞争力,但竞争大赛“门票”还是有把握的。这一次,男女跳跃除跳高外,其他均有参加,男子跳远、三级跳远、撑竿跳高则是满额参加。
男子跳远,中国健儿曾在三年前俄勒冈世锦赛上夺冠,当时王嘉男以8米36的成绩登上了最高领奖台。而今,王嘉男已经退役,中生代的石雨豪连同两位新生代张溟鲲、舒衡来到东京。这次比赛对石雨豪非同寻常。他上一次参加世锦赛是八年前,那时的少年是中国田径不可多得的天才。然而,七年前的钻石联赛,石雨豪在雨中拼金牌时,脚踝严重受伤。历经手术和漫长的康复,他近几年恢复到跳远比赛中,2023年拿到亚运会铜牌,此次摘得世锦赛铜牌,成绩为8米33,非常非常了不起。这枚宝贵的奖牌重燃了他的信心,更点亮了中国跳远的晴空。
在男子三级跳远的赛场,老将朱亚明与今年刚破亚洲纪录的吴瑞庭和新锐粟文参赛。结果,朱亚明和粟文闯进决赛。与之相比,女子跳远与三级跳远稍显孤单,都只有一人参赛,分别是熊诗麒、李艺。两位选手都非常年轻,欠缺大赛经验,均遗憾止步于及格赛。
撑竿跳高,当今田坛最“火热”的项目。此番在东京,瑞典名将杜普兰蒂斯以6米30的新高度豪夺冠军,这是他人生第14次 改写世界纪录。对比之下,中国几位选手发挥失常,男子三人全部无缘决赛。女子仅牛春格一人参赛,晋级决赛,获第11名。这是一个需要完美融合力量、速度与技术的项目。中国选手有可能实现突破,欠缺的或许是作战的经验、松弛的心态和必胜的信心。
与跳跃一样,竞走也一直是中国田径相对有优势的项目。这几年,世界竞走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美洲、日本等地涌现出很多高手,中国没有可以比肩的进步。去年巴黎奥运会,杨家玉拿到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这是近些年难得 的佳绩。这一次,女子20公里竞走中国选手无人摘牌,最佳名次是杨家玉的第 六。男子比赛王朝朝胸怀一股拼劲,全力冲击领先选手,最终喜获宝贵银牌,这是中国田径队此役的一大亮点,也是中国男子竞走时隔近十年后再次登上世界顶级大赛的领奖台。男女35公里竞走,中国队收获了两个第四名,表现中规中矩。
东京世锦赛上的中国田径队虽无金牌入账,但完成了新老交替的重要一步。老将巩立姣十征世锦赛的坚守,石雨豪重伤复出再登领奖台的坚韧,00后小将 们初登世界赛场的热血,共同勾勒出中国田径的未来图景。这些奖牌背后的成 长故事比奖牌本身更具价值——它们是中国田径从“单项突破”转向“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两年后的北京世锦赛,本土作战的中国健儿有望在“鸟巢”借助今日积累的经验,实现中国田径的真正腾飞。
●文 田兵
来源:《新体育》202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