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微访谈 >
选外援那些事
选外援那些事
选择外援是CBA各俱乐部的头等大事。选好外援,球队一个赛季的战绩就有了保障。那么,外援如何选?如何签?CBA对签约外援有哪些要求?这里面有门道。
对每一家CBA俱乐部来说,选择外援都是一个大问题,甚至是每个赛季中最重要的问题。外援选得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球队战绩的好坏。上赛季的总冠军浙江广厦在国内球员实力、球队战术打法、伤病控制等很多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去年夏天他们选择了小外援巴里•布朗,公认总决赛表现最好的球员,拿到了总决赛MVP。广厦经历了十年卧薪尝胆,终于拿到冠军。
外援往往是一支球队的箭头人物,决定了球队的赛季走向。问题来了,CBA球队完美选择外援,需要分几步?
上赛季外援留不留?这是个问题
CBA各队新赛季选择外援,其实在上赛季结束后第一时间就开始了,当时所有球队都面临着外援“优先续约权”执行与否的问题,也就是是否留用上赛季的外援。
CBA曾有过这样的情况,小俱乐部的外援打出好表现,到了夏天,财大气粗的俱乐部都来哄抢,扰乱了CBA市场。为防止俱乐部之间恶意竞价,CBA推出外援优先续约权。以马上要开始的2025-26赛季为例,早在2025年7月19日前,各俱乐部就要向CBA公司报备,是否对上赛季队中的最多2名外援行使优先续约权。俱乐部要提供给这些外援不低于上赛季的工资,以及不低于上赛季机票、住宿、保险、奖金等待遇标准。
北京首钢队上赛季一共签约了所罗门、杰曼、奥莫特和纳托尔4名外援,俱乐部对杰曼和奥莫特行使优先续约权,杰曼已经与球队续约。奥莫特还在寻求海外联赛的机会,如果要回CBA,北京队只需保证不低于上赛季的薪水,他就只能与北京队签约,别的队伍想签他,需要向北京队购买奥莫特的优先续约权。没有被北京队行使优先续约权的所罗门和纳托尔已经以自由身加盟宁波,纳托尔加盟新疆。
外援在俱乐部行使了其优先续约权,并且给出符合CBA要求的合同后,如果拒绝与原俱乐部签约,其他俱乐部在未来3年都不能与这名外援签约。这种情况比较典型的是罗切斯特,他在2018-19赛季与天津队签约,表现不错,赛季结束后,他向天津队提出了加薪需求,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对罗切斯特有意的俱乐部和天津队也没有谈妥优先续约权的转让价格,罗切斯特于是去了欧洲打球。直到2021-22赛季,双方在薪水方面达成共识,罗切斯特才重返天津效力。
2025-26赛季,CBA公司规定各队最多可以同时注册4名外援,在确定了上赛季外援是否留用后,各队总经理会面临下一个问题:在不超出工资帽的前提下,如何补齐其他外援?
425万美金总薪水,怎么分配?
工资帽的概念已经在CBA深入人心,这主要是为了平衡CBA各队的实力,不让外援实力差距太大。2025-26赛季,CBA的外援工资帽即一家俱乐部签约所有外籍球员的整体薪酬限额是425万美元,包含基本工资、名次奖、赢球奖、各类补贴等费用。
这个“上限值”是可以超的,也就是俗称的“软帽”,只要俱乐部愿意交调节费就可以。超出工资帽上限100万美元以内,需缴纳的调节费为超出部分的50%,超出100万美元至200万美元的部分,调节费比例为75%,超出200万美元以上的部分,调节费比例为150%。这些调节费由没有超过外援工资帽的俱乐部平分。
多说一句,CBA的外援工资帽没有下限,换句话说,不找外援也行。国内球员工资帽在2025-26赛季的上限是4200万元人民币,下限是1400万元人民币,超过上限或者是没达到下限,都需要交调节费。
据了解,目前CBA绝大多数球队在外援投入上都没有超过425万美元,毕竟,说服老板缴纳调节费并不容易,俱乐部总经理需要在425万美元的范围里,配齐球队的外援组合。
推出外援工资帽前,CBA天价外援屡见不鲜,只要俱乐部和外援达成一致就可以。比较典型的是新疆队曾经和布拉切签过3年750万美元的全额保障合同,布拉切签完这份合同后就开始躺平,也影响了新疆队成绩。
现在,CBA已经不可能有这样大额的合同了。425万美元的外援总支出在世界篮坛谈不上奢侈,上赛季山西队的迪亚洛打得不错,今夏就收到了西甲巴斯克尼亚俱乐部为期两年、税后年薪150万欧元的全额保障合同。与之相比,山西队给出的合同吸引力远远不够,迪亚洛就此转投西甲。
面对425万美元的上限,CBA俱乐部的一般做法是用其中的大部分薪水签下一内一外两个较高水平的外援,确保托起球队下限,再用剩下的薪水去找一两个没那么贵的外援,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主力外援受伤时,第三、第四外援顶上,不至于让球队实力明显下滑。
上赛季冠军浙江广厦队的外援预算大部分花在了小外援巴里•布朗和大外援内森•奈特身上。卡尔顿原本只是球队的第三外援,工资不高,但场上表现超过了奈特,轮换顺位越来越靠前,赛季结束后,浙江广厦行使了巴里•布朗和卡尔顿的优先续约权。第四外援纳纳利是在孙铭徽受伤之后球队的针对性补强,薪水也不算高。
今年这样的操作方式也很多,北京首钢早早签下了杰曼和斯佩尔曼一内一外两个外援,至于此后的外援人选,主教练许利民说:“如果曾凡博留在NBA篮网队打球,球队将在相应位置寻找替代人选。如果小曾归队,我们会在其他位置补强。”
外援经纪人,不容忽视的一环
在CBA外援市场上,经纪人是不容忽视的一环,他们是球队和球员联结的纽带。CBA联赛规定,外援必须选择符合《中国篮球协会经纪人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的经纪人,联赛统一使用的《外籍球员聘用合同》是一份球队、球员和球员经纪人三方签约的合同。
球员经纪人有盈利诉求,他们是搅动外援市场的关键,惯例是外援经纪人先与俱乐部沟通,询问需要哪个位置、什么风格的外援,再将旗下客户推荐过去,供俱乐部挑选。
很多时候,俱乐部总经理的案头有多个经纪人推荐的数位甚至数十位外援资料,最终选择哪个外援,取决于总经理和教练组讨论的结果,有时候球队老板也会参与决策。
巴里•布朗在2021-2022赛季曾短暂加盟北京队,2023-24赛季后半程加盟广州,虽然球队在季后赛淘汰了拥有杨瀚森的青岛男篮,但他仍然不是CBA球队追逐的对象。
去年夏天,布朗的中方经纪人将他的资料推荐给浙江广厦。广厦助理教练劳伦斯通过自己的渠道联系了布朗,当时布朗表示:“帮我说两句好话,告诉球队,我会是他们在攻防两端最好的球员,一点不吹牛。”
广厦俱乐部在集体讨论后,决定与布朗签约。之前几个赛季,广厦挑选外援没少“开盲盒”,选过很多之前没有打过CBA的球员,效果欠佳。布朗就不一样了,在总经理缪寿守看来,“布朗是CBA联赛中的老熟人,身体素质出色,得分能力强,进攻手段丰富,是一名优秀的得分后卫,相信他会给球队后场提供更多火力支持以及关键时刻的攻坚能力。”
布朗属于毛遂自荐,俱乐部主动点名想要某位外援的情况也不少见。譬如2023年夏天的男篮世界杯,当时广东宏远总经理朱芳雨、主教练杜锋都以解说嘉宾的身份去了菲律宾,在现场看到波多黎各球员沃特斯的表现后,都觉得他适合广东,于是马上与国内相熟的经纪人沟通。经纪人当天就联系上沃特斯,飞往菲律宾,帮广东队确定了沃特斯加盟的事宜。
经过多年相处,很多俱乐部与相熟的经纪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某某俱乐部的外援只有某某经纪人可以做”的说法,在圈内不算秘密。
每年的NBA夏季联赛,有一些CBA俱乐部的管理层和主教练会去现场看比赛,看有没有适合本队的外援,国内一些经纪人也会一同前往。如果球队看上了某位球员,经纪人就开始各显神通,看谁能第一时间帮球队沟通联络。
很多外援在国内的签约权不是独家,可能同时和几个国内经纪人联系,只要能帮球员在CBA觅得机会,签到满意的合同,就能拿到代理权。外援生意不管谁来做,能让他们在CBA打出最佳表现,才是俱乐部的关键诉求。外援签约后,很多国内经纪人还要负责“售后服务”,万一俱乐部和外援的沟通出现障碍,甚至闹起矛盾,经纪人就要在两方中间沟通,尤其是安抚好外援情绪,让他在球场上全力争胜。
●文 邵化谦
来源:《新体育》202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