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交互专区 >
话题讨论
F1影响自行车运动
F1与自行车运动的关系近几年逐渐变得紧密。几乎所有参加环法的车队近年来都曾造访过银石赛道的风洞,试图在装备上追求与空气动力学有关的性能。
7月初,一级方程式英国大奖赛在银石赛道举行。之前几个小时,2025环法自行车赛的第二赛段在法国里尔开赛。在平坦笔直的赛道上,F1赛车的速度能超过每小时320公里,公路自行车队的速度大约只有其1/8,这两项运动在速度上给人的感觉可谓天差地别。“自行车运动目前所处的阶段相当于20年前的F1,但业内人士都明白,自行车能从F1中获得好处。我们正处于一场空气动力学的竞赛之中。”
这种影响力已渗透并改变了自行车运动的本来面貌。车手们为此调整了骑行姿势,头盔、紧身衣的形状和材质也发生了变化。各车队如今争相向转会目标保证,自己拥有最先进的装备,就像F1红牛车队试图说服维斯塔潘加盟那样。巴尔达与环法中的多支车队都有合作,他说:“现在的自行车队必
引入科学
如何让自行车手骑得更快?历史上曾有三个答案:一是加力,二是减重,三是吃药。这三个答案都偏离了重点。
巴黎奥运会冠军、比利时人埃费内普尔就善于利用空气。他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计时赛选手,绰号“空气子弹”。尽管力量不如一些对手,但紧凑的身形和柔韧性使他在风中穿梭的速度无人能及。他在计时赛中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车手都快至少2公里/小时。
加罗德博士曾是F1法拉利、梅赛德斯和布朗车队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如今投身于自行车运动。他说:“车队愿意花大价钱来减轻自行车的重量,哪怕只是减轻一点点。但车手要是早上多喝一口茶,这点重量就白减了。空气是看不见的,人们习惯了驾车在空气中穿行的感觉。所以,空气动力学最初在自行车领域很难推销出去,事实上有巨大的影响。”
加罗德博士在一次风洞测试中发现,减少风阻能节省车手10%的体力,靠训练是绝对无法达到的。空气动力学的妙处在于立竿见影,不像营养补充或训练计划那样,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效。找一款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头盔戴上,速度会马上提升。在坡度达到9%之前,空气动力学对速度的影响比体重更重要,这一原理适用于环法的绝大多数赛段。
崔克车队经理德科特说:“自行车比赛是以速度取胜,不管是猛踩脚踏板还是减少风阻,都是为了骑得更快。我估计,穿戴好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赛服、头盔等装备,骑上经过优化的赛车,采用特定的骑行姿势之后,只要配置得当,能使速度至少提升25%。”自行车运动在科研上的努力比F1赛车落后了20年,但可以利用F1留下的大量空气动力学成果。如今,有几支车队正朝着这一方向加速前进。例如,红牛自行车队就与红牛F1车队先进的技术部门密切合作。比格姆曾是奥运奖牌得主,现在是红牛自行车队空气动力学工程师,在2012到2013年期间曾为F1梅赛德斯车队工作。他说:“混战之中,空气动力学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帮助车手摆
红牛车队首席工程师比格姆说:“在F1赛车运动中很难有所作为。我确实处于赛车的前沿领域,当时花了整整6个月研究一个后视镜。赛事规模扩大,我的工作反而变得越来越小,可能只是在研究一个螺母或螺栓。我逐渐觉得自己并非整个拼图中重要的一块。但自行车运动完全相反,我要承担很多工作。”
迅速应用
随着高级人才的转移,各车队都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投入研发精力,自行车运动的创新迅速涌现。
2025年,最令人意外的两项冲刺成绩都得益于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创新。以色列博泰车队的冲刺手斯图尔特在环多菲内赛首次亮相时,他的赛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尽管车的造型很奇怪,但他最终战胜了实力强劲的对手,赢得了赛段的胜利。荷兰邮政车队的乌登在第四赛段获胜,他和队友都戴着定制的冲刺头盔,车队教练温斯顿兴奋地表示,新装备效果不错,车队会在环法继续使用。
崔克车队经理德科特对自行车的新技
巴尔达的公司制造出能够计算风阻的微型芯片,无需风洞即可完成测试,使研发工作更灵活高效。巴尔达说:“欧洲能测试自行车的风洞屈指可数,而且都建在很偏僻的
新一代的自行车手很容易接受新事物,极向工程师提供反馈,但老一辈的车手仍
安全第一
自行车运动的空气动力学革命势在必行,担忧也随之产生。环法自行车赛总监普吕多姆表示,去年车手们的速度已经过快,并将环巴斯克自行车赛发生的12人连环撞车事故归咎于速度。这起事故涉及温格高、埃费内普尔和罗格利奇等名将。
环法的赛段设计师古韦诺表示赞同。他说:“近年来车手的速度大幅提高,恰恰是因为装备的缘故,导致这项运动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风险达到了顶峰。我认为是停止装备进化的时候了。自行车运动得适应道路,因为道路不会为自行车赛而改变。”
这种看法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德科特说:“科技带来的变革已经到来,再退回去很难。退回去不仅无法赢得比赛,也不会提高安全性。”比格姆说:“自行车运动离出现F1塞纳那样的悲剧时刻已近在咫尺,我真心希望这一天不要到来。人们很容易把矛头指向速度,但速度并非问题所在,而是赛道设计、装备设计以及安全措施方面的提高。塞纳发生车祸之后,F1有20年没有再发生过致命事故。这说明我们仍需从工程方面汲取经验。”
●文 张桐
来源:《新体育》2025年第8期